林忌: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與一眾局長,在3月22日接種第二劑中國科興疫苗後,批評「少數人散播失實消息,污衊(中)國產疫苗,尤其部份人是醫護,更令人心痛,希望市民不要被誤導」云云,再次把特區政府處理疫苗不當,以至中國疫苗自己問題製造出來的信心危機,竟抵賴香港的醫護人員,再次顯示林鄭月娥不負責任,抵賴醫護卸責,行為可恥之極。
市民對科興疫苗信心不足,原因非常簡單,就是科興一直無法拿出第三期的臨床測試數據,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之上,給予專家與醫護查閱;為何德國的「復必泰」BioNTech疫苗做得到,而科興做不到呢?為何德國的疫苗能夠達到95%有效,但科興在未經刊登自己所做的數據上,也只能達到五成至七成幾呢?兩個考生,一個公開試考95分,另一個未能拿出公開試成績,只能拿自己校內的成績表,聲稱自己能夠有五十至七十多分,你作為老闆,會請哪一個呢?
更何況在接種科興疫苗後,不但有個別嚴重的副作用個案,也有未能完全否定間接導致死亡的個案──官方說法是,沒有直接關係,但不能排除所有非直接(即間接)的關係,那麼市民對這種疫苗有疑慮,不是正常不過嗎?政府自己無法查清問題,也未能平息質疑,然後就把責任推給醫護──要市民自己先了解自己的身體,有不明白就向醫護查詢,那麼醫護給意見,認為復必泰比較安全,而科興缺乏公信力的數據,未必安全,這是「污衊」嗎?
當衛生防護中心的總監,代表政府在記招上承認,根據醫學的數據與測試,顯示復必泰的疫苗,對英國與巴西的變種病毒有效,但科興疫苗未有數據證明,那麼醫護因此會建議打復必泰,是不合理嗎?是「污衊」嗎?有兩種疫苗選擇,一種比較有效,一種沒有證據有效,不是應該建議用有效的嗎?未知有沒有效就建議打,究竟是誰不負責任?
去到3月21日,中國國家衛建委發言人米鋒,仍然聲稱要等到疫苗在臨床試中中得到「足夠安全性、有效性數據」,才會為60歲以上的長者,展開大規模的接種;那麼用親政府人士常問的問題:香港人是不是中國人?香港的長者是不是中國的長者?為何中國長者要等到有足夠數據,才可以接種,但香港的長者就不需要?還是政府不當香港的長者是人,而是測試用的白老鼠呢?(未完,全文按連結)